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站,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国产+中出+内射

    當前位置: 古詩文網---> 知識---> 唐寅是誰?(唐寅詩人的簡介)

唐寅是誰?(唐寅詩人的簡介)

  作者:   古詩文網   類別:    知識     發布時間:  2024-04-04    點擊:  272 次
?

唐寅是誰?

網上有關“唐寅是誰?”話題很是火熱,小編也是針對唐寅詩人的簡介尋找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信息進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中文名:唐寅別名:唐伯虎、子畏國籍:中國民族:漢出生地:蘇州吳中出生日期:1470年逝世日期:1523年唐寅(yín)[1]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余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后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歷史上的唐伯虎盡管才華出眾,有理想抱負,是位天才的畫家,但他那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這個社會。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僅54歲。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刻骨銘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復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在紀念唐寅誕辰540周年時,楹聯家陳志歲《紀念唐寅》聯云:“畫臻三昧境,夢覺六如身。”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后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百美圖》、《枯槎鸜鵒圖》、《兩岸峰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唐寅文學上亦富有成就。工詩文,其詩多紀游、題畫、感懷之作,以表達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語淺意雋。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1]被革黜后,遂漫游名山大川,后筑室于桃花塢,致力于繪畫。生活放浪,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收藏圖書和書畫富為一時,文徵明贈詩有:“君家在皋橋,暄闐市井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每夜讀書一卷,用朱黃識別于書旁。每閱一卷,寫山水、人禽、竹木,或書小詩,或記月日。藏書樓有“夢墨亭”、“學圃堂”等,所藏以宋元版本為多,如收藏有成玄英注疏《莊子》20卷,北宋佳本;《三辰通載》為南宋精刻;袁樞《通鑒紀事本末》為宋刻本中佳本。藏書、藏書畫印記有“南京解元唐寅”、“唐伯虎印”、“夢墨亭”、“學圃堂珍藏書籍”、“唐居士印”、“夢墨亭六如居士”、等。他不僅有較多藏書、藏書畫印,更珍貴的是在其收藏的古籍中,有較多的親筆題記,如“蘇臺唐寅子畏學圃堂珍藏書籍”、“晉昌唐寅醉中讀”、“唐子畏夢墨亭藏書”、“吳郡唐寅桃花庵中夢墨亭書”等。職業:畫家、文學家信仰:佛教主要成就:成為“吳門四家”之一代表作品:《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六如居士集》祖籍:北宋唐氏家族南遷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明代“吳門畫派”四大畫家之一唐寅坎坷的一生中為后世人貢獻了巨大文化財富,他的畫作題材廣泛,揮筆自然,風格別具,雅俗共賞,深受各個階層志士仁人乃至庶民百姓的賞析與青睞。 謝謝采納

唐寅詩人的簡介

唐伯虎字唐寅意思是:因唐伯虎為寅年所生,故名唐寅。唐寅叫做唐伯虎一說因為他是長子,寅為虎,又取字“伯虎”。一說因為改名叫“唐伯虎”是為了要對抗“魍魎精怪”。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祖籍涼州晉昌郡,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蘇州府試第一名,進入府學讀書。弘治十一年,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解元),入京參加會試。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經科場舞弊案,坐罪入獄,貶為浙藩小吏。從此,喪失科場進取心,游蕩江湖,埋沒于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唐寅晚年生活窮困,依靠朋友接濟。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時年五十四歲。

山水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

明史記載的唐伯虎

1、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又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直隸吳縣人(今屬江蘇蘇州),吳中四才子之一,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

2、唐寅出生于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親唐廣德經營一家唐記酒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考中蘇州府試第一名,進入府學讀書;弘治十一年(1498年),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名(解元),入京參加會試;弘治十二年(1499年),卷入徐經科場舞弊案,坐罪入獄,貶為浙藩小吏。從此,唐寅喪失科場進取心,游蕩江湖,埋沒于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唐寅晚年生活窮困,依靠朋友接濟。嘉靖二年(1524年)病逝,時年五十四歲。

3、唐寅在畫史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唐寅的山水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_。唐寅作品以山水畫、人物畫聞名于世,其創作的多幅春宮圖也為他個人添加了“風流才子”的名聲。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種奇特的人,他們似乎不需要懸梁刺股、鑿壁借光就能學富五車、縱橫古今,唐寅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唐寅是一個天才,從小時候起,周圍的人就這樣形容他,他確實很聰明,讀書悟性很高,似乎做什么事情都不必付出太多努力,而眾人的夸耀使得到后來連他自己也信以為真,便不再上學,整日飲酒作樂,連考取功名做官也不放在眼里。在這位天才即將被荒廢的關鍵時刻,他的朋友祝枝山前來拜訪他,承認了他的天分,卻也告訴他,若無十年寒窗,妄想金榜題名。祝枝山是一個十分特別的人,雖然他自己淡泊功名,卻真心期望他的朋友唐伯虎能夠干出一番事業。唐伯虎聽從了他的勸告,謝絕了來客,閉門苦讀,終悟學業之道。

 弘治十一年(1498),南京應天府舉行鄉試,十八歲的唐伯虎準備參加這次考試,考試前,他聚集了平生關系最好的三個朋友一起吃飯,在這次酒宴上,成竹在胸的他放出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這是一句不折不扣的狂言,但他的三個朋友卻沒有絲毫異議,因為他們知道,眼前的這個人有說這句話的資格。參加唐寅酒宴的這三位朋友分別是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他們四人被合稱為"吳中四才子",也有人稱他們為江南四大才子。

 事實證明,唐寅沒有吹牛,在這次的鄉試中,唐寅考得第一名,成為應天府的解元。可能是他的文章寫得實在太好,當時的主考官梁儲還特意把卷子留下,給了另一個人看。但他不會想到,自己的這一舉動將給后來發生的事情布下重重疑團。

 看卷子的人就是程敏政,他和唐寅一樣,小時候也是個神童,后來做了李賢的女婿,平步青云,他看過卷子后也十分欣賞,并在心中牢牢地記下了唐寅這個名字。不久之后,他們將在京城相聚,因為第二年,唐寅即將面對的主考官就是程敏政。

 弘治十二年(1499),唐寅準備進京趕考,當時的他已經名動天下,所有的人都認為,在前方等待著這個年輕人的將是無比壯麗的錦繡前程。唐寅也毫不掩飾他的得意,他的目標已不再是考中一個小小的進士,他將挑戰自古以來讀書人的最高榮譽--連中三元!他已經成為了解元,以他的才學,會元和狀元絕不是遙不可及的,如果一切順利,他將成為繼商輅之后的又一個傳奇!信心十足的唐寅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途,他將在那里獲取屬于自己的榮譽。可是唐寅兄,命運有時候是十分殘酷的。在進京趕考的路上,唐寅遇見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徐經。

 徐經,江陰人,是唐寅的同科舉人,他在趕考途中與唐寅偶遇,此時的唐寅已經是偶像級的人物,徐經對他十分崇拜,當即表示愿意報銷唐寅的所有路上費用,只求能夠與偶像同行。白吃白住誰不干?唐寅答應了。

 徐經這個人并不出名,他雖不是才子,卻是財子,家里有的是錢。才財不分家,這兩個人就這么一路逍遙快活到了京城。進京之后,兩人開始了各自的忙碌,從他們進京到開考之間的這段時間,是一個空白,而事情正是從這里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唐寅注定到哪里都是明星人物,他在萬眾矚目之下進了考場,然后帶著輕松的微笑離開。和他同樣信心十足離開考場的,還有徐經。從考完的那一天起,唐寅就開始為最后的殿試做準備,因為考卷中的一道題目讓他相信,自己考上進士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只不過是名次前后不同罷了。可不久之后,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唐寅落榜了!還沒等唐寅從驚詫中反應過來,手持鐐銬的差役就來到了他的面前,把他當作犯人關進了大獄。金榜題名的夢還沒有做醒,卻突然被一悶棍打醒成了階下囚,他想破腦袋也不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唐寅所不知道的是,這次倒霉的并不只他一個人,他的同期獄友還有徐經和程敏政。他們的入獄罪名是合謀作弊。唐寅的人生悲劇就是從這里開始的,而罪魁禍首就是考卷中的那一道題目。

 在這一年的考試中,考官出了一道讓人十分費解的題目,據說當年幾乎所有的考生都沒能找到題目的出處,還有人只好交了白卷,只有兩份卷子寫出了完美的答案。主考官程敏政當即表示,他將在這兩個考生中選出今科的會元。這兩份卷子的作者一個是唐伯虎,另一個就是徐經。其實事情到了這里,似乎并沒有什么問題,答出來了說明你有本事,誰也說不了什么,可事情壞就壞在唐伯虎的那張嘴上。這位仁兄考完之后參加宴會,估計是喝多了,又被人捧了兩句,愛發狂言的老毛病又犯了,當時大家正在猜誰能夠奪得會元,唐伯虎意氣風發之下說出了一句話:"諸位不要爭了,我必是今科會元!"

 所有人都聽到了這句話,很多人沒有在意,但更多的人卻把它記在了心里。這是一句讓唐寅追悔終身的話,因為它出現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首先這里不是吳縣,說話對象也不是他的朋友祝枝山、文征明,而是他的對手和敵人。更為重要的是,當唐寅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此次考試的成績單還沒發下來(發榜)。

 這里有必要說明一下,當年的考生們對考試名次是十分關注的,由于進士錄取率太低,即使是才華橫溢,名滿天下,也萬萬不敢說自己一定能夠考上,更何況是考第一名?你唐寅雖有才學,也自信得過了頭吧!所以當酒宴上的唐寅還在眉飛色舞的時候,無數沉默的人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這個人的自信里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告黑狀從來都是讀書人的專長,很快就有人向 *** 反映這一情況,主考官們不敢怠慢,立刻匯報了李東陽。李東陽到底經驗豐富,當時就已估計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馬上報告了皇帝陛下。朱佑樘當即下令核查試卷,事實果然如傳言那樣,唐寅確實是今科會元的不二人選。而選定唐寅的人正是程敏政。

 事態嚴重了,成績單還沒有發布,你唐寅怎么就能提前預知呢?當年那個時候,特異功能似乎還不能成為這一問題的答案。此時這件事情已經傳得滿城風雨,整日探頭探腦的言官們也不失時機跳了出來,政治嗅覺敏銳的給事中華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程敏政,認為他事先出賣了考題,因此唐伯虎和徐經兩人才能答出考題高中。

 中華這一狀告得實在太狠,本來李東陽還想拉兄弟一把,讓徐經和唐伯虎回家三年之后再考,把這件事壓下去,可是這樣一來,事情就搞成了政治陰謀、考場黑幕,只好公事公辦,把這三位仁兄一股腦兒抓了進來。

 經過審理,案件內部判決如下:禮部右侍郎程敏政:合謀作弊查無實據,但其仆人確系出賣考題給徐經,失察行為成立。結論:勒令退休。江陰舉人徐經:購買考題查實,作弊行為成立。結論:貶為小吏,不得為官。吳縣舉人唐寅: ……。結論:貶為小吏,不得為官。當然了,這些都是內部結論,除處罰結果外,具體情況并未向社會公開。對了,還漏了一個:給事中華:胡亂告狀,所言不實。結論:貶官。

1

?

唐寅怎么讀 唐寅是誰呢

1、唐寅:讀音:táng yín。

2、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祖籍涼州晉昌郡。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3、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蘇州府試第一名,進入府學讀書。弘治十一年,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解元),入京參加會試。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經科場舞弊案,坐罪入獄,貶為浙藩小吏。從此,喪失科場進取心,游蕩江湖,埋沒于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唐寅晚年生活窮困,依靠朋友接濟。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時年五十四歲。

唐伯虎是哪些朝代的人

唐伯虎即唐寅(明朝蘇州才子)。

唐寅,字子畏,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朝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華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為“明四家”。

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余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民。此后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刻骨銘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復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在紀念唐寅誕辰540周年時,楹聯家陳志歲《紀念唐寅》聯云:“畫臻三昧境,夢覺六如身。”

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后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歸思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臨水芙蓉圖》、《秋風紈扇圖》、《百美圖》、《枯槎鸜鵒圖》、《兩岸峰青圖》、《看泉聽風圖》、《牡丹仕女圖》、《震澤煙樹圖》、《吹簫圖》、《班姬團扇圖》、《杏花茅屋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唐寅文學上亦富有成就。工詩文,其詩多紀游、題畫、感懷之作,以表達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語淺意雋。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

被革黜后,遂漫游名山大川,后筑室于桃花塢,致力于繪畫。生活放浪,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收藏圖書和書畫富為一時,文征明贈詩有:“君家在皋橋,暄闐市井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每夜讀書一卷,用朱黃識別于書旁。每閱一卷,寫山水、人禽、竹木,或書小詩,或記月日。藏書樓有“夢墨亭”、“學圃堂”等,所藏以宋元版本為多,如收藏有成玄英注疏《莊子》20卷,北宋佳本;《三辰通載》為南宋精刻;袁樞《通鑒紀事本末》為宋刻本中佳本。藏書、藏書畫印記有“南京解元唐寅”、“唐伯虎印”、“夢墨亭”、“學圃堂珍藏書籍”、“唐居士印”、“夢墨亭六如居士”、等。他不僅有較多藏書、藏書畫印,更珍貴的是在其收藏的古籍中,有較多的親筆題記,如“蘇臺唐寅子畏學圃堂珍藏書籍”、“晉昌唐寅醉中讀”、“唐子畏夢墨亭藏書”、“吳郡唐寅桃花庵中夢墨亭書”等。

關于“唐寅是誰?”這個話題的介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保持對本站的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翰林詩詞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m.nbkechao.cn/zhishi/3586.html

主欄目導航

新增導航欄目

新增導航欄目

熱門知識

熱門詩文

熱門名句

朝代詩人

熱門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门头沟区| 琼结县| 察雅县| 罗源县| 瓮安县| 图们市| 临颍县| 临夏市| 蚌埠市| 无棣县| 海阳市| 镇康县| 聂荣县| 横山县| 华坪县| 布拖县| 甘洛县| 遵化市| 景宁| 安西县| 大关县| 囊谦县| 察隅县| 贺州市| 上犹县| 达拉特旗| 蛟河市| 新乐市| 临泽县| 永川市| 山东省| 房产| 长寿区| 黔江区| 延安市| 龙山县| 全椒县| 乐都县| 衡阳市|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