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站,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国产+中出+内射

    當前位置: 古詩文網---> 知識---> 關于封侯的詩句(虎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句詩是描寫什么季節)

關于封侯的詩句(虎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句詩是描寫什么季節)

  作者:   古詩文網   類別:    知識     發布時間:  2024-03-31    點擊:  137 次
?

關于封侯的詩句

網上有關“關于封侯的詩句”話題很是火熱,小編也是針對虎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句詩是描寫什么季節尋找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信息進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1. 悔教夫婿覓封侯的完整詩句是什么

《閨怨》唐代:王昌齡

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釋義:

閨中**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裝扮之后興高采烈登上翠樓。

忽見野外楊柳青青春意濃,真后悔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作者簡介: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創作背景:

這是唐代詩人王昌齡描寫上流貴婦賞春時心理變化的一首閨怨詩。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當時人們“覓封侯”的一條重要途徑。

“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釋義:功名富貴只向馬上求取,您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成為當時許多人的生活理想。

賞析:

王昌齡這首詩卻通過新穎獨特的構思,含蓄委婉的筆法,留給人們悠長的藝術享受,成為閨怨詩中最負盛名之作。

詩題“閨怨”,開篇卻是“閨中**不知愁(釋義:閨中**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欲抑先揚。

在那個盛世的時代,人人都踴躍參軍,求取功名,而這個閨中**,還沒有經過生活的磨礪,她跟別人一樣,讓自己的丈夫去求取功名,因為年輕,雖然丈夫不在身邊,但她依然很開心。

從“翠樓”一詞可以看出,她嫁的是一個顯貴之家,又有一個上進的丈夫,她看到的都是生活的美好。于是,在這美好的春光里,她化著漂亮的妝容,要上華美樓閣去欣賞春色。

“凝妝”一詞,點“不知愁”。充滿愁緒的女子,就是“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釋義:懶得起來,畫一畫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遲遲)”。只有“不知愁”的女子,才會精心打扮去欣賞春光。

但是,當她站在翠樓之上,忽然看到路旁那青翠的楊柳,“楊柳”在古人那里,已經成為了離別的代名詞,所以看到楊柳,就會想到離人。所以閨中女子心里恍然感到,已經有很久沒有見到丈夫了,心靈漸漸感到了一絲悔意,也許當初不應該讓丈夫從軍求取功名。

功名非一朝一夕可得,而人的青春在卻在一朝一夕間流逝,他日縱是功成名就,可惜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已經虛度。在這一刻,詩中的**忽然明白,已經富貴榮耀,她更希望自己的丈夫能與自己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時光,一起走過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

王昌齡的這首七絕,深刻細膩地描寫出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內心微妙的情感變化,讀之含蓄雋永,耐人尋味。

百度百科——閨怨 (唐代王昌齡七言絕句)

2. 求歌頌,立軍功,爭取封侯的詩

《南園詩(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詩人李賀,唐代詩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6年。字子吉,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陽縣)人,出身于沒落的王室貴族。終身抑郁不得志,僅作過奉禮郎,終年二十七歲。

李賀詩人有進步理想。他的詩歌抒寫了渴望施展抱負、有所建樹的熱忱,還有對社會不滿而產生的苦惱、郁悶,也有一些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他想象力豐富,感情真摯,反映在詩中是構思奇特,色彩濃烈,形成意境迷離、語言瑰麗的獨特的浪漫主義藝術風格,對其后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北宋后有《李賀》4卷本,存詩219首。

李賀的《南園詩》共十三首,這首詩為第五首,是一首抒發了作者為國家統一而建立功業的豪情壯志的詩。

“吳鉤”:是指刀刃微彎的刀。“五十州”:中唐以后,藩鎮割據,叛亂頻繁,據《通鑒》載,元和間,黃河南北五十余州,為國家法令所不能制。開頭兩句是說:男子漢為什么不帶著鋒利的兵器,走上戰場沖鋒陷陣,殺敵衛國,收復黃河南北五十余州。

“凌煙閣”:在長安,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圖畫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煙閣,命褚遂良題閣,閻立本繪像。這三四句是說:請你先走上長安凌煙閣上去看看,哪個書生封侯了呢?詩意很清楚的,表示詩人要投筆從戎,為國立功。

詩人李賀在詩的技藝上是獨特的,先是肯定男兒沖鋒陷陣的功勞,最后否定書生有什么用呢,哪個書生被封侯留芳呢?從而道出了詩人樂觀進取,報效國家的心中的抱負和激勵高昂的情調。

此詩是述志之作。低沉抑郁和激勵高昂這兩種情調充滿于詩中,也是現實與理想的相互矛盾、相互沖突所激發的。現實殘酷無情,不容他施展自己的才華,所以他不得不低沉抑郁;而他的理想超遠宏大,又必然使他顯得激勵高昂。于兩者所組成詩的復合音響中,后者占了主旋律,并且由于有前者的襯托,更顯得尤為可貴,更能激動人心。

詩風在沉郁中顯出激勵,情調于低迥中顯出高昂。

3. 關于猿的詩句有哪些

1、武平產猿,猿毛若金絲,閃閃可觀。------《猿子》

釋義:武平(今福建境內)這個地方有猿猴生存,猿猴的毛像金絲,閃閃發光可以觀賞。

2、猿子尤奇,性可馴,然不離母。------《猿子》

釋義: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可以馴服,但不離開母親。

3、獵人向猿子鞭母,猿子即悲鳴而下,束手就擒。------《猿子》

釋義:獵人向著小猴鞭打他的母親,小猴悲哀地鳴叫爬下樹,束手就擒。

4、嗟夫!猿子且知有母,不愛其身。------《猿子》

釋義: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親,不吝惜它們的生命,何況人呢?

5、世之不孝子孫,其于猿子下矣!------《猿子》

釋義:世上的不孝順的子孫,連猿猴也不如哩!

6、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岳陽樓記》宋代:范仲淹

釋義: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三峽》南北朝:酈道元

釋義: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8、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三峽》南北朝:酈道元

釋義: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9、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與朱元思書》南北朝:吳均

釋義:蟬兒長久地叫個不停,猿猴長時間地叫個不停。

10、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答謝中書書》南北朝:陶弘景

釋義: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4. 關于將士從軍的詩句

關于將士從軍的詩句:

從軍行

王昌齡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

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從軍行

張玉娘

三十遴驍勇,從軍事北荒。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

書角吹楊柳,金山險馬當。長驅空朔漠,馳捷報明王。

從軍行

張祜

少年金紫就光輝,直指邊城虎翼飛。

一卷旌收千騎虜,萬全身出百重圍。

黃云斷塞尋鷹去,白草連天射雁歸。

白首漢廷刀筆吏,丈夫功業本相依。

5. 關于海東青的詩句

1、萬里飛來渡海西,靈禽玉爪不沾泥。——《海東青》明代:解縉

譯文:海東青從萬里之外海的西邊飛來,這只靈禽如玉的爪子上沒有沾上一點泥土。

2、海外天鵝能獨擊,云間后鶻敢齊驅。——《白海青》元代:仇遠

譯文:它能單獨與海外的天鵝搏擊,在云層間與鶻鳥群并頭飛行。

3、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海東青》清代:玄燁

譯文:這世上有羽毛的鳥有三百六十多種,其中最神俊的還是海東青。

4、鉤戟為爪喙,利刀以為翎。——《北珠怨》元代:方回

譯文:海東青的爪子和嘴如同鉤戟做成的一樣鋒利,羽毛如同利劍一樣。

5、轉眸明似電,追馬疾如風。——《海東青》宋代:顧逢

譯文:海東青轉動眼珠的時候明亮如同閃電,能追著駿馬飛翔迅疾如風。

虎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句詩是描寫什么季節

1、意思:

忽見陌頭楊柳新綠,心里難受;

呵,悔不該叫夫君去覓取封侯。

忽見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樹又綠,夫君未歸,時光流逝,春情易失;她的省悟了:悔恨當初慫恿“夫婿覓封侯”的過錯。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無余。

2、出自盛唐詩人王昌齡的

《閨怨》

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賞析

詩句寫一位**登樓為春色所感,巧妙地從她情緒的驟變,細膩地表現了春閨之怨。

寫相思之情卻從“不知愁”導入,與后兩句之忽然悔悟形成鮮明對照。二十八字寫出一段情事,寫出一段心靈歷程。是一首世情詩,又是一幅風俗畫,一個優美動人的小故事。景美,人美,情事更美。《唐詩摘鈔》:“先反喚愁”字,末句正應。閨情之作,當推此首為第一。”《唐人絕句精華》:“詩人筆下活描出一天真**之情態,而人民困于征役,自在言外。詩家所謂不犯本位也。”清人俞樾評此詩曰:“以無情言情則情出,以無意寫意則意真。”

悔教夫婿覓封侯是什么意思

這是在春季

盛唐詩人王昌齡的《閨怨》

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賞析

詩句寫一位**登樓為春色所感,巧妙地從她情緒的驟變,細膩地表現了春閨之怨。

寫相思之情卻從“不知愁”導入,與后兩句之忽然悔悟形成鮮明對照。二十八字寫出一段情事,寫出一段心靈歷程是一首世情詩,又是一幅風俗畫,一個優美動人的小故事。景美,人美,情事更美。《唐詩摘鈔》:“先反喚愁”字,末句正應。閨情之作,當推此首為第一。”《唐人絕句精華》:“詩人筆下活描出一天真**之情態,而人民困于征役,自在言外。詩家所謂不犯本位也。”清人俞樾評此詩曰:“以無情言情則情出,以無意寫意則意真。”

悔教夫婿覓封侯的上一句是什么?

該句的意思是后悔當初不該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這首詩描寫了上流貴婦賞春時的心理變化。詩的首句寫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寫她登樓賞春:帶有幼稚無知,成熟稍晚的憨態;三句急轉,寫忽見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樹又綠,夫君未歸,時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寫她的省悟:悔恨當初慫恿“夫婿覓封侯”的過錯。

詩無刻意寫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無余。

悔教夫婿覓封侯的上一句是忽見陌頭楊柳色。

《閨怨》唐代:王昌齡

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釋義:

閨中**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裝扮之后興高采烈登上翠樓。

忽見野外楊柳青青春意濃,真后悔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創作背景:

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人們“覓封侯”的重要途徑。詩中的“閨中**”和她的丈夫對這一道路也同樣充滿了幻想。王昌齡的這首《閨怨》受到了當時社會的影響。

主旨賞析:

詩的首句,與題意相反,寫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寫她登樓賞春:帶有幼稚無知,成熟稍晚的憨態;三句急轉,寫忽見柳色而勾起情思;四句寫她的省悟:悔恨當初慫恿“夫婿覓封侯”的過錯。詩無刻意寫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無余。

從詩作主旨看,此詩深刻地描畫了**微妙的心理變化軌跡: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觸愁-悔愁。詩也抓住天真爛漫的**于登樓眺覽春光時,頃刻間的感情波瀾,表現了世俗榮華不如朝夕相愛的思想。全詩先抑后揚,耐人尋味。

?

“戚繼光”為何寫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詩句?

這首詩句的創作真正反映了戚繼光的理想。面對騷動不安的海疆,戚繼光的內心,充滿著一種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不是一種光宗耀祖的奢想,而是保國為民的理想。

出處

戚繼光(明)《韜鈐深處》

原文

韜鈐深處

明代:戚繼光

小筑暫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云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創作背景

戚繼光的《韜鈐深處》這首詩出自戚繼光的詩文集《止止堂集·橫槊稿》,是他任登州衛指揮僉事時所寫。當時戚繼光的生活十分平靜,每天除處理公務外,就是閉門讀書。但是,他不甘心這種碌碌無為的生活,渴望做出一番事業,為邊疆的安寧奉獻一生。于是在一本兵書的空白處,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作者生平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歷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當年萬里覓封侯運用了什么典故

運用了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以取封侯的典故。

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 公元62年(漢明帝永 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劉莊召到洛陽,做了一名校書郎,班超和他的母親也跟著去了。

當時,因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個替官家抄書的差事掙錢養家。 但是,班超是個有遠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這種乏味的抄寫工作了。

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 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么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作貢獻。后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

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公元73年,朝廷采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

他以機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難,聯絡了西域的幾十個國家,斷了匈奴的右臂,使漢朝的社會經濟保持了相對的穩定,也促進了西域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班超一直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

其間,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了各式各樣的危機。他為當時的邊境安全,東西方人民的友好往來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擴展資料

萬里覓封侯出自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詞作。

原詩:《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宋代: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

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譯文:回憶當年鵬程萬里為了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如今防守邊疆要塞的從軍生活只能在夢中出現,夢一醒不知身在何處?灰塵已經蓋滿了舊時出征的貂裘。

胡人還未消滅,鬢邊已呈秋霜,感傷的眼淚白白地淌流。這一生誰能預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敵在天山,如今卻一輩子老死于滄洲!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開頭兩句,詞人再現了往日壯志凌云,奔赴抗敵前線的勃勃英姿。“當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時陸游來到南鄭(今陜西漢中),投身到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

在前線,他曾親自參加過對金兵的遭遇戰。“覓封候”用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寫自己報效祖國,收拾舊河山的壯志。

“自許封侯在萬里”(《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一個“覓”字顯出詞人當年的自許、自負、自信的雄心和堅定執著的追求精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萬里覓封侯

關于李廣封侯的詩句

1關于李廣的詩句

關于、描寫李廣的詩句和名言 全部(2句)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2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高適《燕歌行》標題含有李廣的詩 全部(12首)1《詠史上·李廣李陵·茂陵無奈太倉陳》宋朝·陳普茂陵無奈太倉陳,槐里家傳本助秦。

萬落千村荊杞滿,隴西桃李亦成薪。2《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為錄事》唐朝·韋應物郁郁楊柳枝,蕭蕭征馬悲。

送君灞陵岸,糾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場,群公正追隨。

如何從此去,千里萬里期。 大海吞東南,橫嶺隔地維。

建邦臨日域,溫燠御四時。 百。

3《李廣甫挽詞》宋朝·張嵲磊落生平志,酣歌萬慮空。名從敦樸重,家為克勤豐。

誰與萊衣戲,唯余杕萼紅。素車慚有阻,揮淚灑霜風。

4《李廣》明朝·李夢陽李廣昔未遇,射獵誰見稱。君王猶未識,他人寧不輕。

日從田間飲,夜止灞上亭。醉尉前呼呵,小吏亦見凌。

一朝剖郡符,飛蓋赴北平。憑軾覽百邑,樹羽寧千城。

亭障不設燧,櫪。5《李廣》宋朝·張耒李廣才非衛霍儔,孝文能鑒不能收。

君王未是忘征戰,何待高皇萬戶侯。6《題李廣利伐宛圖》明朝·宋濂貳師城頭沙浩浩,貳師城下多白草。

六千鐵騎隨將軍,風勁馬鳴高入云。師行千里不畏苦,戰士難教食黃土。

上書天子引兵還,使者持刀遮玉關。烏孫輪臺善窺伺,宛若不降輕漢使。

關于李廣的詩句 全部(89首)1李廣難封《滕王閣序》唐朝·王勃2李廣無功緣數奇《老將行》唐朝·王維3焉知李廣未封侯《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唐朝·杜甫4李廣何妨老不侯《枕上作》宋朝·陸游5李廣從來先將士《送渾將軍出塞》唐朝·高適6李廣傳《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宋朝·辛棄疾7虛彎李廣弦《西庵記事一百韻》明朝·孫蕡8李廣神箭《頌古·百丈野狐》宋朝·釋道顏9李廣落神鏃《次韻答西城王尉二十韻》宋朝·李新10李廣不封侯《贈攀秀才》宋朝·范仲淹11當年李廣空遺恨《宿榆林驛》明朝·謝榛12李廣昔未遇《李廣》明朝·李夢陽13勿憂李廣不封侯《悶成》宋朝·華岳14亭逢李廣騎《送李庶子致仕還洛》唐朝·楊炯15孰謂李廣奇《和程進道見貽》宋朝·曹勛16嘆天生李廣《雨中花/夜行船》宋朝·蘇泂17終不當封李廣侯《秋日途中》元朝·劉秉忠18李廣在前鋒《擬唐塞下曲九首·其七》明朝·李昌祺19君不見李廣射虎如射兔《山谷透絹帖》宋朝·龐鑄20李廣才非衛霍儔《李廣》宋朝·張耒21山中李廣《摸魚兒·望關河》宋朝·蘇泂22李廣命不侯《無題·其二》明朝·于謙23李廣入布袋《偈頌十二首·韓信造浮橋》宋朝·釋如凈24射虎未能隨李廣《寄朱昌叔·清江漫漫繞城流》宋朝·王安石25緣數誰逢李廣奇《餉軍》明朝·盧寧26萬戶獨難侯李廣《春思》元朝·方回27何時起李廣《圌山朱都尉過訪留宿草堂中夜不寐情見乎詞》明朝·張元凱28李廣羞過灞上亭《李大夫行》明朝·何景明29解鞍欺李廣《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唐朝·吳融30落日吊李廣《相和歌辭·苦哉遠征人》唐朝·鮑溶31還嗟李廣不封侯《送馮八將軍奏事畢歸滑臺幕府》唐朝·崔峒32決無李廣奇《純父家池雙頭蓮》宋朝·陳普33李廣當年亦將才《題畫幅四首·其二·棋》明朝·盧寧34無復短衣隨李廣《躬耕》宋朝·陸游35李廣石飲鏃《古藤疑為蛇惕然》明朝·王履36勿令如李廣《隴頭水》南北朝·劉孝威37那堪李廣奇《走筆次韻黃觀復學士二首·自嘆馮唐老》宋朝·蘇泂38君自不封如李廣《方與客談園池之樂而有索書戚大將軍者因縱筆戲贈》明朝·王世貞39討胡愁李廣《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唐朝·杜甫40遺碑李廣宅《秦州》明朝·王祎41短衣匹馬隨李廣《曲江三章,章五句》唐朝·杜甫42雖然李廣運神箭《頌古二十首·的的古帆已掛后》宋朝·釋了一43李廣成蹊《蒙求》唐朝·李瀚44李廣不生高祖世《擬東武曲二首·甘泉烽火照黃昏》宋朝·宋祁45君不見射石李廣一箭亦可喜《遼漆水郡王降虎》宋朝·李俊民46氣略人推李廣優《送李太保知儀州》宋朝·王安石47李廣不封侯《挽南康冷知軍·禮樂三千字》宋朝·孫應時48李廣留飛箭《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大夫本題言…次本韻》唐朝·元稹49頗思從李廣《排悶·棄官謂逍遙》宋朝·陸游50臂豈徒李廣《題孝猿圖》元朝·方回51短衣求李廣《靖康改元四十韻》宋朝·劉子翚52笑不侯李廣《沁園春·男子才生》宋朝·劉省齋53虛擬短衣隨李廣《春興·遙岑樓上俯晴川》明朝·楊慎54李廣汾陽是其偶《題王庭簡像·玄其衣》明朝·邊貢55蘇李廣平三舍人《送李陶通直赴清溪》宋朝·蘇軾56休嗟李廣不封侯《贈英德風和尚》宋朝·敖陶孫57李廣偏違塞上兵《潘時用秋試病不終卷諗之以詩》明朝·李東陽58還嗟李廣未封侯《送馬將軍奏事畢歸滑州使幕》唐朝·李嘉祐59衛青李廣皆徒云《胡馬來》明朝·王叔承60焉知李廣未封侯《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唐朝·杜甫61侯印不聞封李廣《傷溫德彝》唐朝·溫庭筠62吁嗟李廣賢《秋齋雜賦(五首)·嘆息馮唐老》明朝·楊基63不侯嗤李廣《次李信州七十韻》宋朝·華岳64偃如未射李廣虎《靈隱寺行呈伏虎巖》元朝·方回。

2搜集關于李廣的詩句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是唐朝詩人盧綸(748—798或799)寫《塞下曲》,這首詩寫得如此有英武之氣。可是這首詩寫得不是唐朝的將軍而是贊美漢朝的飛將軍李廣的詩篇。

盧綸還有一首懷念李廣的詩“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不止是他懷念李廣,還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懷念飛將軍李廣。

王昌齡(698—757)《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高適(702—765)《燕歌行》:“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

嚴武(726—756)《軍城早秋》:“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假若飛將軍李廣還在,胡人哪能度過陰山?

如果當年的飛將軍李廣還在,將士們哪能征戰那么艱苦?

多么希望飛將軍李廣在呀,殺得那些胡人匹馬不留……

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3有關李廣的詩句

1、年代:唐 作者: 王維

《老將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雀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穎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勛。

2、年代:宋 作者: 釋師范

《偈頌七十六首》

一見便見,更不再見。

張顛草書,李廣神箭。

3、年代:宋 作者: 釋道顏

《頌古》

百丈野狐,塞雁銜蘆。

李廣神箭,張顛草書。

4、年代:宋 作者: 陸游

《排悶》

棄官謂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1323032逍遙,勞苦殊未既。

荒疇須墾辟,破屋久涂塈。

疾深藥難求,食盡谷暴貴。

安能作經營,但覺睡有味。

秋高霜露逼,更苦薪炭費。

雖云未遽死,饑凍亦可畏。

頗思從李廣,小獵聊吐氣;

復恐灞亭歸,邂逅逢醉尉。

5、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

使君高義驅今古,寥落三年坐劍州。

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路經滟滪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

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回首仲宣樓。

6、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寄朱昌叔》

清江漫漫繞城流,尚憶城邊系小舟。

射虎未能隨李廣,割雞空欲戲言游。

云埋塞路驚塵合,霜入春風滿鬢愁。

此日君書苦難得,謾多鴻雁起南洲。

4關于李廣的詩句

關于、描寫李廣的詩句和名言 全部(2句)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2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高適《燕歌行》標題含有李廣的詩全部(12首)1《詠史上·李廣李陵·茂陵無奈太倉陳》宋朝·陳普茂陵無奈太倉陳,槐里家傳本助秦。

萬落千村荊杞滿,隴西桃李亦成薪。2《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為錄事》唐朝·韋應物郁郁楊柳枝,蕭蕭征馬悲。

送君灞陵岸,糾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場,群公正追隨。

如何從此去,千里萬里期。 大海吞東南,橫嶺隔地維。

建邦臨日域,溫燠御四時。 百。

3《李廣甫挽詞》宋朝·張嵲磊落生平志,酣歌萬慮空。名從敦樸重,家為克勤豐。

誰與萊衣戲,唯余杕萼紅。素車慚有阻,揮淚灑霜風。

4《李廣》明朝·李夢陽李廣昔未遇,射獵誰見稱。君王猶未識,他人寧不輕。

日從田間飲,夜止灞上亭。醉尉前呼呵,小吏亦見凌。

一朝剖郡符,飛蓋赴北平。憑軾覽百邑,樹羽寧千城。

亭障不設燧,櫪。5《李廣》宋朝·張耒李廣才非衛霍儔,孝文能鑒不能收。

君王未是忘征戰,何待高皇萬戶侯。6《題李廣利伐宛圖》明朝·宋濂貳師城頭沙浩浩,貳師城下多白草。

六千鐵騎隨將軍,風勁馬鳴高入云。師行千里不畏苦,戰士難教食黃土。

上書天子引兵還,使者持刀遮玉關。烏孫輪臺善窺伺,宛若不降輕漢使。

關于李廣的詩句全部(89首)1李廣難封《滕王閣序》唐朝·王勃2李廣無功緣數奇《老將行》唐朝·王維3焉知李廣未封侯《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唐朝·杜甫4李廣何妨老不侯《枕上作》宋朝·陸游5李廣從來先將士《送渾將軍出塞》唐朝·高適6李廣傳《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宋朝·辛棄疾7虛彎李廣弦《西庵記事一百韻》明朝·孫蕡8李廣神箭《頌古·百丈野狐》宋朝·釋道顏9李廣落神鏃《次韻答西城王尉二十韻》宋朝·李新10李廣不封侯《贈攀秀才》宋朝·范仲淹11當年李廣空遺恨《宿榆林驛》明朝·謝榛12李廣昔未遇《李廣》明朝·李夢陽13勿憂李廣不封侯《悶成》宋朝·華岳14亭逢李廣騎《送李庶子致仕還洛》唐朝·楊炯15孰謂李廣奇《和程進道見貽》宋朝·曹勛16嘆天生李廣《雨中花/夜行船》宋朝·蘇泂17終不當封李廣侯《秋日途中》元朝·劉秉忠18李廣在前鋒《擬唐塞下曲九首·其七》明朝·李昌祺19君不見李廣射虎如射兔《山谷透絹帖》宋朝·龐鑄20李廣才非衛霍儔《李廣》宋朝·張耒21山中李廣《摸魚兒·望關河》宋朝·蘇泂22李廣命不侯《無題·其二》明朝·于謙23李廣入布袋《偈頌十二首·韓信造浮橋》宋朝·釋如凈24射虎未能隨李廣《寄朱昌叔·清江漫漫繞城流》宋朝·王安石25緣數誰逢李廣奇《餉軍》明朝·盧寧26萬戶獨難侯李廣《春思》元朝·方回27何時起李廣《圌山朱都尉過訪留宿草堂中夜不寐情見乎詞》明朝·張元凱28李廣羞過灞上亭《李大夫行》明朝·何景明29解鞍欺李廣《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唐朝·吳融30落日吊李廣《相和歌辭·苦哉遠征人》唐朝·鮑溶31還嗟李廣不封侯《送馮八將軍奏事畢歸滑臺幕府》唐朝·崔峒32決無李廣奇《純父家池雙頭蓮》宋朝·陳普33李廣當年亦將才《題畫幅四首·其二·棋》明朝·盧寧34無復短衣隨李廣《躬耕》宋朝·陸游35李廣石飲鏃《古藤疑為蛇惕然》明朝·王履36勿令如李廣《隴頭水》南北朝·劉孝威37那堪李廣奇《走筆次韻黃觀復學士二首·自嘆馮唐老》宋朝·蘇泂38君自不封如李廣《方與客談園池之樂而有索書戚大將軍者因縱筆戲贈》明朝·王世貞39討胡愁李廣《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唐朝·杜甫40遺碑李廣宅《秦州》明朝·王祎41短衣匹馬隨李廣《曲江三章,章五句》唐朝·杜甫42雖然李廣運神箭《頌古二十首·的的古帆已掛后》宋朝·釋了一43李廣成蹊《蒙求》唐朝·李瀚44李廣不生高祖世《擬東武曲二首·甘泉烽火照黃昏》宋朝·宋祁45君不見射石李廣一箭亦可喜《遼漆水郡王降虎》宋朝·李俊民46氣略人推李廣優《送李太保知儀州》宋朝·王安石47李廣不封侯《挽南康冷知軍·禮樂三千字》宋朝·孫應時48李廣留飛箭《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大夫本題言…次本韻》唐朝·元稹49頗思從李廣《排悶·棄官謂逍遙》宋朝·陸游50臂豈徒李廣《題孝猿圖》元朝·方回51短衣求李廣《靖康改元四十韻》宋朝·劉子翚52笑不侯李廣《沁園春·男子才生》宋朝·劉省齋53虛擬短衣隨李廣《春興·遙岑樓上俯晴川》明朝·楊慎54李廣汾陽是其偶《題王庭簡像·玄其衣》明朝·邊貢55蘇李廣平三舍人《送李陶通直赴清溪》宋朝·蘇軾56休嗟李廣不封侯《贈英德風和尚》宋朝·敖陶孫57李廣偏違塞上兵《潘時用秋試病不終卷諗之以詩》明朝·李東陽58還嗟李廣未封侯《送馬將軍奏事畢歸滑州使幕》唐朝·李嘉祐59衛青李廣皆徒云《胡馬來》明朝·王叔承60焉知李廣未封侯《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唐朝·杜甫61侯印不聞封李廣《傷溫德彝》唐朝·溫庭筠62吁嗟李廣賢《秋齋雜賦(五首)·嘆息馮唐老》明朝·楊基63不侯嗤李廣《次李信州七十韻》宋朝·華岳64偃如未射李廣虎《靈隱寺行呈伏虎巖》元朝·方回6。

5贊美李廣的詩句

1、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塞下曲》盧綸

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王昌齡

3、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燕歌行》高適

4、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軍城早秋》嚴武

5、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滕王閣序》王勃

6、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曲江》杜甫

7、李廣才非衛霍儔,孝文能鑒不能收。――《李廣》張耒

8、李廣少時思報國,終軍未遇敢論邊。――《長安敘懷寄崔十五》武元衡

9、貳師骨恨千夫壯,李廣魂飛一劍長。――《塞下三首》沈彬

10、李廣射歸關月墮,劉琨嘯罷塞云空。――《病酒述懷》陸游

11、無復短衣隨李廣,但思微雨過蘇端。――《躬耕》陸游

12、平生笑李廣,癡絕望封侯。――《懷昔》陸游

13、生希李廣名飛將,死慕劉伶贈醉侯。――《江樓醉中作曳策》陸游

14、生擬入山隨李廣,死當穿冢近要離。――《月下醉題》陸游

15、射虎未能隨李廣,割雞空欲戲言游。――《寄朱昌叔》王安石

6有關寫李廣的詩

高適《燕歌行并序》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樅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

盧綸《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

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成辛勤久,

玉箸應啼別離后。

**城南欲斷腸,

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

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

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

至今猶憶李將軍!

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7關于李廣的詩句有哪些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是唐朝詩人盧綸(748—798或799)寫《塞下曲》,這首詩寫得如此有英武之氣。

可是這首詩寫得不是唐朝的將軍而是贊美漢朝的飛將軍李廣的詩篇。 盧綸還有一首懷念李廣的詩“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

不止是他懷念李廣,還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懷念飛將軍李廣。 王昌齡(698—757)《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高適(702—765)《燕歌行》:“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 嚴武(726—756)《軍城早秋》:“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假若飛將軍李廣還在,胡人哪能度過陰山? 如果當年的飛將軍李廣還在,將士們哪能征戰那么艱苦? 多么希望飛將軍李廣在呀,殺得那些胡人匹馬不留…… 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關于“關于封侯的詩句”這個話題的介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保持對本站的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翰林詩詞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m.nbkechao.cn/zhishi/1785.html

主欄目導航

新增導航欄目

新增導航欄目

熱門知識

熱門詩文

熱門名句

朝代詩人

熱門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铜鼓县| 抚远县| 金堂县| 黎城县| 灵武市| 巫山县| 城步| 崇阳县| 凤山县| 大连市| 贞丰县| 沭阳县| 墨脱县| 天镇县| 汉中市| 隆回县| 普兰县| 孝昌县| 延长县| 宁河县| 临沂市| 视频| 阿拉善左旗| 布尔津县| 新和县| 万盛区| 鄱阳县| 桐梓县| 云林县| 将乐县| 汉源县| 绵竹市| 金溪县| 阿克苏市| 兴安县| 攀枝花市| 奉新县| 彰武县| 常熟市|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