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信任的詩句和名言警句(關于信任的名言警句)(關于信任的名言句子)
-
?
關于信任的詩句和名言警句(關于信任的名言警句)
網上有關“關于信任的詩句和名言警句(關于信任的名言警句)”話題很是火熱,小編也是針對關于信任的名言句子尋找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信息進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1.關于信任的名言警句
1、待人真誠,信守諾言,謂之誠信
2、誠信,乃立身之本。誠實守信,就是確立了自已為人的基本準則,就真正有了自已做人的尊嚴。
3、誠信,乃立業之端。人有信,則人信之,朋有四海,人人都愿意向你伸手;人無信,則人避之,孤家寡人,落到寸步難行的地步。
4、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已經死了。——赫伯特
5、信用像一面鏡子,一有裂痕,就難以復原。——亞美路
6、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7、輕諾則寡信,與其寡信,不如勿諾——申涵光
8、欺詐可能有用,誠實卻是上策
9、正直和誠實還沒有發現代用品,人們缺少它就沒法取得成功——布雷默
10、此生最美妙的報償之一是,凡真心嘗試助人者,沒有不幫到自已的。——羅夫華多愛默生
11、我應當做,所以我能做——康德
12、不信不立,不誠不行
13、小信誠則大信立
14、一言必行,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方言而不行也
15、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
16、了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17、表里如一
18、童叟無欺
19、一諾千金
20、人無信不立
21、人而無信,不知其習也
22、言而無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23、若有要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
24、馬先馴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25、忠者不飾行以徼榮,信者不食言以從利
26、人背信則名不達
27、言必行,行必果
2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9、生活是欺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30、說謊言的人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
31、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32、私心勝者,可以滅公
33、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
34、說我不知道,也比說謊好
35、相信謊言的人必將在真理之前毀滅
36、失信就是失敗
37、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已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愛迪生
38、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鏡子,不可能修復
39、講假話就像用刀傷人,盡管傷可以治愈,但傷痕將永不會消失
40、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41、誠實是一種力量的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42、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
43、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44、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45、真誠常是一種心靈開放
46、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已要誠信
47、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48、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49、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都是長久之策
50、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
51、我寧愿以誠摯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愿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
52、失信就是失敗
53、民無信不立
54、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55、真實包括首道德,偉大包括首美
2.關于信任的 成語 中國古代名言 和詩句成語:1、不言而信:出自《莊子·田子方》舊指君子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形容有崇高的威望。2、取信于民:出自《漢書·楚元王傳》取得人民的信任。
3、小信未孚: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孚:為人所信服。小信用未能信任。
4、欺上瞞下:出自《奏免科率狀》對上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5、一諾千金:出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諾:許諾。
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古代名言:1、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丘《論語 · 顏淵》譯文: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么這個國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孟子·離婁上》譯文:誠信是自然的規律,追求誠信是做人的規律。
3、言無常信,行無常貞,唯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不茍》譯文:說話沒有定準,行為失去原則,只要利益在哪里,他就往哪里靠,這樣的人,就說的是小人了。
4、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荀子《荀子·不茍》譯文: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沒有什么比誠心誠意更重要的了。
5、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頤譯文: 一個人如果不講忠誠,信義,那么他將無法在世界上立足。詩句:1、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君子行》譯文:指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論語》譯文: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3、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唐詩紀事·卷十八》。
譯文: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 終不可改變。4、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白居易《天可度》譯文:但是看上去是一副赤血忠心的樣子,誰能想得到其實全都是騙人的假話。5、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九章·抽思》譯文:(自身的)美德無法向他人索取,(遠播的)美名不可能是虛假造作。
3.關于信任的 成語 中國古代名言 和詩句名言;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2、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薛瑄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4、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5、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6、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產。
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大作8、民無信不立——孔子9、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途徑,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10、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11、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塞羅12、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13、失足,你可能馬上復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14、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15、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16、誠信為人之本——魯迅17、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18、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說之19、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巨匠20、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楊筒21、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身要誠信——莎士比亞22、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塞23、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貴的東西——喬臾24、失去了誠信,就等同于敵人毀滅了自身——莎士比亞2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26、一言之美,貴于千金——葛洪27、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28、誠實的人必須對自身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愛默生29、誠實和勤懇,應該成為你永遠的伴侶——富蘭克林30、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拉羅什夫利3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媳婦疑之——楊泉32、要我們買他的誠實,這種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譽——沃夫格33、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假使覺說直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34、自以為聰明的人,常常是沒友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周恩來 古詩: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戰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明)馮夢龍 于患難風豪杰。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
-《三國志.蜀書.劉巴傳》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 -《周易》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 朋友,以義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漢樂府》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 。 -(宋)歐陽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晉)陶淵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 -(唐)白居易 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
-(唐)賀蘭進明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三國)曹植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明)馮夢龍 少年樂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韓愈 一貴一賤交情見。
-(唐)駱賓王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
-《雁門集》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明)馮夢龍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系辭上》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 -《詩經.小雅》樂莫樂兮新相知。
-(戰國)屈原 刎頸之交。 -《漢書.諸葛豐傳》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論語.子路》禮尚往來。
-《禮記.曲禮》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
-《戰國策》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史記》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選.爭報恩》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唐)張九齡 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唐)王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親。 -(唐)杜甫 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抱樸子.交際》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
-《遜志齋集》朋友之交不宜浮雜。 -《抱樸子.交際》勢力之交難以經遠。
-(晉)陸機 丈夫結交須結貧,貧者結交交始親。 -(唐)高適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4.關于真誠和信任的名人名言1. 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法)巴爾扎克
2.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俗語
3.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中)馮玉祥
4.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 ——(日)松下幸之助
5.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頭的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崗,監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 ——(英)毛姆
6.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蘇)高爾基
7.不要說謊,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爾斯泰
8.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物。 ——(美)馬克.吐溫
9.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美)富蘭克林
10.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他的財產更重要。——(法)莫里哀
11.對自己真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英)莎士比亞
12.信用難得易失。費10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會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 ——(日)池田大作
13.人際關系最重要的,莫過于真誠,而且要出自內心的真誠。真誠在社會上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走到哪里都應該帶著它。 ——(中)三毛
14.信用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連成一片。 ——(瑞士)阿米爾
15.閃光的東西,并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并不都是好話。 ——(英)莎士比亞
16.守信用勝過有名氣。 ——(美)羅斯福
17.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德)康德
18.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死了。 ——(英)哈伯特
19。 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法)巴爾扎克
5.關于"信任"的名人名言守正直而佩仁義。
朱熹 欲人不聞,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為。 上書諫吳王 違背。
慚:慚愧。不做對不起別人的事,就不會有慚愧之感。
普濟 有道德的人時刻注意光明正大。 金纓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未知 不相信任何人人的人知道自己無信用。 奧爾巴赫 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
培根 對人的熱情,對人的信任,形像點說,是愛撫、溫存的翅膀賴以飛翔的空氣。 蘇霍姆林斯基 公眾的信任不能隨便托付給人,除非這個人首先證實自己能勝任而且適合從事這項工作 馬·亨利 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
培根 人民的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沒有這種條件,報刊就會完全萎靡不振。 馬克思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宋·朱熹。
6.關于信任 的名言警句一、小信成則大信立。
出自:春秋.韓非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篇》。
翻譯:小的誠信樹立了,大的誠信才能樹立。
二、國以信而治天下,將以勇而鎮外邦。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翻譯:國家講誠信,才能治理好天下;將帥帶兵勇猛,才能抵御外來的侵略。
三、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端愨誠信,拘守而詳,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任。
出自:春秋.荀子《荀子·修身》。
翻譯:有辛苦勞累的事情,便去搶著去做,有好的事情卻能夠讓給別人,端莊忠誠,遵守禮法能夠明察事理。這樣的人周邊天下,即便是四方的蠻夷,人們有沒有不信任他的。
四、不應該信任任何人,而應該僅僅信任那些已證明可信的人:第一種態度是愚蠢的,第二種是聰明的。
出自:〔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介紹:德謨克利特(希臘文:Δημ?κριτο?, 約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出生在色雷斯海濱的阿布德拉的商業城市,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學說的創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論(萬物由原子構成))。
五、不要對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謹慎而堅定。
出自:〔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7.關于相信自己的詩句或名言警句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愛默生3、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培根4、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徐特立5、地球上的任何一點離太陽都同樣地遙遠。——伯頓6、我們對自己抱有的信心,將使別人對我們萌生信心的綠芽。
——拉勞士福古7、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于失掉自信心了。——培爾辛8、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蕭伯納9、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馬爾頓10、哥倫布發現了一個世界,卻沒有用海圖,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釋疑解惑的“信心”。
——桑塔雅娜11、能夠使我飄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但丁12、無論如何,“流言”總不能嚇啞我的。
——魯迅13、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聃《老子》15、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16、恃人不如自恃也。
(恃,依靠。)——先秦《韓非子·外儲說右下》17、自信與驕傲有異;自信者常沉著,而驕傲者常浮揚。
——梁啟超18、吾無過人者,但生平行為,無不可對人言耳。——司馬光19、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腳跡,學人言語。
——陸九淵20、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史典》。
8.有關信任的名言,古詩有哪些1、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
——培根《培根隨筆》2、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清 蔡鍔《蔡鍔·曾胡治兵語錄·序及按語》白話譯文:只有誠實可以破除天底下的虛偽,也只有實在可以破除天底下的虛幻3、人背信則名不達。
——漢 劉向《新序》白話譯文:一個人(如果)違反了承諾,(那么)他的名聲就得不到傳揚。4、《君子行》三國 曹植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
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發,后世稱圣賢。白話譯文:從別人家的瓜田旁經過,即使是鞋子脫了腳跟,也不要彎下身子去提它,這是為了避嫌,否則有人會疑心你摘瓜,所以說“瓜田不納履”。
同樣在李子樹下經過時,即使是帽子碰歪了,也不要舉手去正它,這也是避嫌疑,不要被人誤會你偷李子,所以說“李下不正冠”。5、《商鞅》宋 王安石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白話譯文:從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講信用,說到做到。
商鞅就很講信用,以一言為重,以百金為輕。你們這些變法的反對派怎能隨便指責商鞅呢,要是有商鞅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新法怎能不順利推廣。
9.有關信任的名言警句.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有道德的人時刻注意光明正大。——金纓
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宋·普濟《五燈會元》第4卷負:違背。慚:慚愧。不做對不起別人的事,就不會有慚愧之感。——普濟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五代·荊南·孫光憲《北夢瑣言》好事往往不為人所知道,而壞事卻傳播得非常迅速廣遠。——孫光憲
欲人不聞,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為。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想要人不知道,最好是自己不說,自己不做。——《上書諫吳王》
守正直而佩仁義。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義之德。——朱熹
用心莫如直。
唐·李翱《答朱載言書》為人應正直——李翱
安能推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不愿俯首低眉侍奉權貴而使自己曲心抑志,郁郁寡歡。——李白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唐·孟郊《游終南山》山中的隱士,自身純正,雖然艱險,心中也感到坦然。——孟郊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信任是把雙刃劍.
、春雨潤物細無聲2、士逢知己千杯少3、永安托孤4、五體投地
關于信任的名言句子
信任的名人名言如下:
1、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巨匠
2、信任是友誼的重要空氣,這種空氣減少多少,友誼也會相應消失多少。——約瑟夫·魯
3、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塞
4、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5、一言而適,可能卻敵,一言而得,可以保國。——劉向
6、懷疑一切與信任一切是同樣的錯誤,能得乎其中方為正道。——喬叟
7、對自己不信任,還會信任什么真理。——莎士比亞
8、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日)松下幸之助
9、寧可限于擇人,不可輕任而不信。——歐陽修
10、信任別人的善良是自我善良的明證。——佚名
關于信任的 成語 中國古代名言 和詩句
關于信任的名言句子有: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3、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4、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5、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產。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大作
6、民無信不立。——孔子
7、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途徑,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8、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9、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塞羅
10、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
11、失足,你可能馬上復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
12、真話說一半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
13、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1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15、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說之
名言;
1、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2、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薛瑄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5、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6、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產.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大作
8、民無信不立——孔子
9、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途徑,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10、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11、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塞羅
12、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
13、失足,你可能馬上復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
14、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
15、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16、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17、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18、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說之
19、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巨匠
20、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楊筒
21、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身要誠信——莎士比亞
22、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塞
23、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貴的東西——喬臾
24、失去了誠信,就等同于敵人毀滅了自身——莎士比亞
2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26、一言之美,貴于千金——葛洪
27、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
28、誠實的人必須對自身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愛默生
29、誠實和勤懇,應該成為你永遠的伴侶——富蘭克林
30、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拉羅什夫利
3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媳婦疑之——楊泉
32、要我們買他的誠實,這種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譽——沃夫格
33、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假使覺說直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
34、自以為聰明的人,常常是沒友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周恩來
古詩:
1、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于衷,毫不領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意思是:四海之內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
3、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意思是:朋友是金,朋友是銀,朋友是你雨中的傘,朋友是你冷中的碳。人生都需要朋友的陪伴,需要朋友的攙扶,需要朋友的幫助。
4、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意思是:我們分手之后,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
成語:
1、不言而信
bù yán ér xìn
注 釋:舊指君子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出 處:《莊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
例 子:堯舜之世,正百官而諸侯服,去四兇而天下安,~,不怒而威.(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
2、取信于民
qǔ xìn yú mín
注 釋:取得人民的信任.
3、言聽計從
yán tīng jì cóng
注 釋:聽:聽從.什么話都聽從,什么主意都采納.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
出 處:《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例 子:鄧對于他也就和劉玄德之于諸葛孔明,幾幾乎是~的.(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二十六)
4、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yí rén wù yòng,yòng rén wù yí
注 釋:懷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懷疑他.指用人應充分信任.
出 處:《金史·熙宗本紀》:“疑人勿使,使人勿疑.自今本國及諸色人,量才通用之.”
?論語中關于信任的句子
1 論語中關于信任的詩句
論語中關于信任的詩句 1論語中關于講誠信的語句
《論語》中“信”字先后出現有38次。
除少數“信”屬虛詞外,其余多屬實詞,作“誠信、信用”或“相信、信任”講,這兩層含義又是從相互聯系的兩個角度來闡述的:一是從主體(即行為發出者)的角度講,要做到誠實無欺,信守諾言,如:“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學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為政》)二是從客體(即行為接受者)的角度講,要相信他人,對人信任,如:“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又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公冶長》)這兩層含義相輔相成:前一層含義是后一層含義的前提和基礎,即只有做到守信,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而后一層含義又是前一層含義的目的,即為了使他人信任自己,必須誠實守信。歸根到底,就是誠信道德問題,即信德思想。
2論語中關于誠信的語句
論語中關于誠信的句子:
(1)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2)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3)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4)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5)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6)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7)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后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8)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9)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1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1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3)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1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15)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后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1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17)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8)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9)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1)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4)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2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6)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27)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3《論語》中關于誠信的語句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雍也》)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論語·述而》)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論語·顏淵》)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學而》)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后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論語·子張》)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
4論語中關于誠信的語句有哪些
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論語·為政》
白話文釋義: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不講信譽,真不知他怎么辦。就像大車的橫木兩頭沒有活鍵,車的橫木兩頭少了關扣一樣,怎么能行駛呢?”
2,信近于義,言可復也。——出自先秦孔子《論語·學而》
白話文釋義:所守的諾言如果符合于義,那么所說的話就能夠兌現。
3,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先秦孔子《論語·子路》
白話文釋義:說話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結果,這是淺薄固執的小人嗎!或許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出自先秦孔子《論語·述而》
白話文釋義:孔子以四項內容來教導學生:文化知識、履行所學之道的行動、忠誠、守信。
5,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王忠信,徙義,崇德也。——出自先秦孔子《論語·顏淵》
白話文釋義:子張向孔子請教怎樣去提高品修養和辨別是非,孔子說:以忠厚誠實為主,行為總是遵循道義,這就可以提高品德。
5《論語》中關于“誠信”的名句有哪些
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4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5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6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7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8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篇》
9
6論語中關于誠信的名言警句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
創業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周晉峰
求珍品,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講堂譽,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誠信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承認。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張瑞敏
真誠到永遠——海爾著名廣告語
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會后,我們深感信用危機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沒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樹社會信用必須靠每個人的努力,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郭輝
一絲一毫關乎節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經意的失信,可能會毀了我們一生的名譽。——林達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來積累的誠信聲譽,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英國商人
2
7論語中關于講誠信的語句
《論語》中“信”字先后出現有38次。
除少數“信”屬虛詞外,其余多屬實詞,作“誠信、信用”或“相信、信任”講,這兩層含義又是從相互聯系的兩個角度來闡述的:一是從主體(即行為發出者)的角度講,要做到誠實無欺,信守諾言,如:“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學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為政》)二是從客體(即行為接受者)的角度講,要相信他人,對人信任,如:“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又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公冶長》)這兩層含義相輔相成:前一層含義是后一層含義的前提和基礎,即只有做到守信,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而后一層含義又是前一層含義的目的,即為了使他人信任自己,必須誠實守信。歸根到底,就是誠信道德問題,即信德思想。
關于誠信的名言警句
關于誠信的名言警句如下:
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 德萊塞
2、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物。 - 馬克吐溫
3、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 富蘭克林
4、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 康德
5、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 馮玉祥
6、唯天下至誠,勝天下至偽;唯天下至拙,勝天下至巧。 - 《禮記·中庸》
7、誠信是一種自我約束的品質,不是通過一篇文章或一句話就能檢驗得出的。 - 喬叟
8、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這些名言警句都強調了誠信的重要性,提醒人們要誠實守信,珍惜信任。
關于“關于信任的詩句和名言警句(關于信任的名言警句)”這個話題的介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保持對本站的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翰林詩詞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m.nbkechao.cn/zhishi/1550.html
主欄目導航
新增導航欄目
新增導航欄目
熱門知識
熱門詩文
- 隔浦蓮(和葉編修士則韻)
- 感皇恩(壽)
- 眼兒媚(南叔兄生日用前韻五月六日)
- 賀新郎(代黃端夫·白牡丹,京師妓李師師也。畫者曲盡其妙,輸棋者賦之)
- 嶺梅
- 一枝花·杭州景
- 摸魚兒(閩漕王幼學作碧灣丹嶂堂,歌此詞,以墨本見寄,依韻和之)
- 鵲橋仙·扁舟昨泊
- 行香子(冬思)
- 小重山·七夕病中
熱門名句
- 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靜鳥棲枝
- 半天涼月色,一笛酒人心
-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 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
-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